阿里云风雨十年 掌门人聊芯片、数据中台、操作系统
阿里巴巴集团CTO兼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认为,作为一个CTO,更多的要判断未来,最重要的是判断未来的业务会变成什么样。
文:《中国企业家》记者 刘哲铭 王雷生
四年前,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找到张建锋(花名行癫),要他去做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的“中台”。“中台”在当时还是一个没什么人理解的概念,虽领命“阿里巴巴中台事业群总裁”一职,但张建锋坦承那时自己并不知道怎么干。
“技术统一,数据统一,文化统一。”马云当时只和张建锋提出了三个要求。
做了一两年之后,张建锋跑去向马云汇报:“我终于明白什么叫数据中台了!”但他一通汇报后,从马云那里得到的答案是,“你大概只做到了50%”。
四年后,身份已变成“阿里巴巴集团CTO兼阿里云智能总裁”的张建锋,出现在云栖大会。他看起来心情不错,“比平时能聊许多”,回忆起这个建中台的往事时也满是轻松,他认为阿里巴巴已基本建立起一个“挺不错的”中台体系。
更值得一提的是,2018年11月,阿里云事业群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,这个年营收约214亿元,估值约700亿美元(约5000亿元人民币)的超级独角兽,成为了整个阿里巴巴经济体的技术输出平台。
而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,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张勇提出要把战略从“五新(新零售,新金融,新制造,新技术,新能源)”向“百新”扩展,110多场论坛也显示出阿里云智能向各行各业进军的野心。
阿里巴巴也不失时机地向外“秀肌肉”,展示技术家底。
9月26日整个上午,10位达摩院各领域负责人先后上台演讲,下午,平头哥半导体公司总经理戚肖宁,阿里云智能计算平台事业部总经理贾扬清,平头哥半导体公司首席科学家元尊等5人,一起与张建锋出现在媒体面前,接受《中国企业家》等媒体的采访。
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采访中,张建锋等阿里巴巴高管分别回答了芯片,阿里云的变化与挑战,人工智能商业化等问题。
张建锋比喻,芯片的整个生产,设计过程就像出版行业一样。而阿里现在还处于写书阶段,暂时也没有能力去印书或者装订书。他强调,虽然阿里巴巴的第一颗自研芯片含光800已正式发布,但阿里不会亲自生产芯片。
附:以下为张建锋,元尊采访实录,内容有删减
记者:含光800芯片是花了一年半的时间研制成功的,经常有人说自己用了十年才做出来芯片,但平头哥的速度这么快,这里面的一些变化和差异在哪里?
张建锋:我笼统回答一下我怎么看芯片行业。芯片是一个很大的名词,芯片概念和互联网的概念是一样的,互联网上有多少应用就有多少的芯片。我们以为英特尔就是芯片,但是你手机里就有几十种芯片。芯片是非常复杂的产业。
第二,芯片也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行业。很多小的芯片,比猪肉要便宜很多,卖到1美金已经是非常好的一颗芯片了。
人家开发了十年,你只开发了一年半,这也是一个笼统的概念,因为今天没有一样的目标。
如果每一颗芯片都要开发十年,谁都破产了,谁都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了,不可能开发十年。但是芯片确实需要一个周期,大型芯片2~3年是工业界比较公认的去做一款芯片的一个周期。
记者:芯片行业链条广泛,阿里做芯片的重点在哪里?
元尊:从开始设计到制造,再到最后的封装,每一条链路上都有很复杂的供需。张建锋曾做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,芯片的整个生产,设计过程就像写书一样。你有一个好的想法要写出来,这是设计的过程,火影忍者漫画685制造芯片的过程就像印刷书一样,最后封装的过程就是装订,把一本书装订起来。
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其实是在写书,我们现在暂时也没有能力去印书或者装订书,但是我们着重在写书那部分,也就是设计芯片。一般的吃瓜群众会想,你们是不是以后比台积电还要厉害?这根本不是在同一个层次比较。我们写书,他们印书,严格意义上我们是配合的。
一家公司想从头到尾把这个事情全部做完,也是不可能的,现在这个行业是全球协同分工的复杂过程。张建锋说了,我们是万里长征第一步。当然我们在很短时间内做出一点成绩,是非常努力的结果,也是利用阿里云特有的优势做出的成绩。
记者:具体说来,阿里做芯片有哪些优势?
元尊:我在芯片论坛上提到了ABCDE五个字母,C就是做芯片部分,在阿里这个生态环境里,我们有ABDE,这使得C有了独特优势。A是算法,金榕老师(阿里巴巴达摩院机器智能技术实验室主任)那边在算法上非常有优势。B是大数据,阿里在过去20年的积累是一般的半导体公司所没有的。D代表的专业知识,阿里巴巴是一个几十家公司的集合体,在这里面我们有天猫,淘宝,菜鸟,蚂蚁,盒马鲜生等各个专业领域的知识。这也是一般芯片公司没有的优势,尤其在现在这个时代,很多芯片设计要与专业知识结合。最后一个E就是Ecosystem(生态系统)。阿里作为一个拥有20年的几十家公司的集合体,所拥有的Ecosystem也是别人没有的。所以在ABCDE的环境下,我们作为中位的C,有很多一般的芯片公司所没有的优势。
记者:阿里智能云升级以来,主要的变化是什么?
张建锋:去年,我们把阿里云升级成为阿里云智能。我们也在分享,阿里云的形态从单一的IaaS层的基础设施变成全方位的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。要满足数字经济的转型升级,不仅是需要IaaS层的云,还需要一个AIoT的基础设施,也需要一个像钉钉一样的协同办公的基础设施,还需要一个大数据智能化的基础设施。
今天把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,因为阿里云智能要升级成为一个基础设施。第二,集团把阿里云智能变成集团的战略,也是我们整个经济体的概念。阿里云智能以后承载的是阿里巴巴经济体技术输出的一个新平台。这两个是比较大的变化。
记者:除了阿里云之外,包括百度等厂商都在提云,阿里主攻的行业有哪些?
张建锋:行业要突破肯定要应用一些新的技术。用阿里的逻辑来讲是有什么样的新技术是值得投入,可能会对未来带来变革。所以需要有很多技术准备,但技术准备好了之后还要跟行业做结合。有些行业跟技术结合能带来比较大的变化,有些行业则未必见得。这就需要考虑这个行业是不是阿里擅长的。
我们擅长的技术很明显,比如云,大数据,IoT,以及钉钉移动协同等。我们擅长的行业是什么呢?零售,金融,供应链,这些行业都是阿里非常擅长的。?鹩叭陶呗?